临床荟萃 ›› 2025, Vol. 40 ›› Issue (7): 663-668.doi: 10.3969/j.issn.1004-583X.2025.07.014

• 综述 • 上一篇    下一篇

幽门螺杆菌逃逸巨噬细胞免疫监视的进化策略

陈剑a, 周利a, 张春婷a, 黄奕然a, 张毅b()   

  1.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a.检验科; b.呼吸科,云南 玉溪 653100
  • 收稿日期:2025-04-24 出版日期:2025-07-20 发布日期:2025-07-17
  • 通讯作者: 张毅,Email:979119632@qq.com
  • 基金资助:
   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(昆医联合专项)——幽门螺杆菌通过干扰JAK3通路促进免疫受体IL2RA表达影响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机制研究(202401AY070001-197)

  • Received:2025-04-24 Online:2025-07-20 Published:2025-07-17

摘要:

幽门螺杆菌通过多维度免疫逃逸策略长期定植于宿主胃黏膜,其与巨噬细胞的动态博弈是致病核心。该病原体通过分泌CagA、VacA等毒力因子干扰巨噬细胞功能,抑制自噬流(如靶向LC3-Ⅱ/Beclin-1复合体)并诱导M2型极化,构建免疫抑制微环境;同时激活Janus激酶/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、核因子κB等信号通路,重塑宿主基因表达谱(如差异基因富集于趋化因子及炎症相关通路),促进慢性炎症向胃癌转化。基因组多态性(如CagA变异)及适应性突变赋予其环境耐受与耐药性,加剧临床治疗难度。近年研究发现,幽门螺杆菌通过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-配体1表达、代谢重编程等新机制逃逸免疫监视,动物模型与临床数据证实其与胃癌发展的强相关性。未来研究需整合多组学技术(单细胞转录组、空间代谢组)解析宿主-菌群互作网络,并开发靶向毒力因子或免疫检查点的精准疗法。阐明幽门螺杆菌免疫逃逸的分子逻辑,将为阻断“炎-癌转化”及新型疫苗设计提供理论依据。

关键词: 幽门螺杆菌, 巨噬细胞, 免疫监视, 进化策略, 感染

中图分类号: